彝语言文化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科专业建设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学科建设系列讲座第20讲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作者:彝语言文化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25年9月26日14:00-16:00,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在邛海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举办了学科建设系列讲座第20讲。本次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周边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朱艳华教授主讲,彝语言文化学院阿牛木支教授主持,主题为“论交往语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基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语言功能分析”。

  

  朱艳华教授长期致力于藏缅语、语言比较、语言国情与语言政策等领域研究,在《民族语文》《当代语言学》《语言研究》《汉语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遮放载瓦语参考语法》《云南德宏州景颇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等十余部著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语委等多项重大项目。

  

  讲座中,朱艳华教授基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系统梳理历史文献并结合丰富语言实例,深入剖析了交往语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进程中的多维作用。她指出,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促进了资源互通与生产协作,思想文化交流推动了价值观念与精神财富的共享,政治交往与整合则强化了制度认同与集体凝聚力,这三个维度的互动合力,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从“自在”的交往共同体升华为“自觉”的命运共同体。

  

  阿牛木支教授进行总结时指出:此次讲座不仅为在场师生呈现了语言功能研究的前沿视角,更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机理的学术认知,对彝语言文化学院在民族语言交往研究、学科交叉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图:阿皮日姑 瓦扎日古

  文:吕静 

  一审一校:吕静

  二审二校:何文海

  三审三校:陶际恒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西昌学院(南)

联系电话:0834-3958508

邮箱:yyywh@xcc.edu.cn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传真:0834-395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