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 作者:彝语言文化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25日下午,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学科建设系列讲座第19讲在西昌学院邛海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举行,云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苗语方言地图集”首席专家、202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者、云南省云岭学者、省委联系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云南语言学会会长、《民族语文》编委、云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余金枝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中老边境磨憨镇的多语和谐”的精彩专题讲座,讲座由彝语言文化学院阿牛木支教授主持,学院师生积极参与。
余金枝教授以中老边境磨憨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镇傣、汉、哈尼等多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沿边村寨的语言生活调查,深入剖析了少数民族母语、云南汉语、国家通用语、民族语、老挝语、卡米语等多种语言和谐互补的特征。
余金枝教授指出磨憨镇多语和谐的成因源于当地和谐的民族关系、平等的语言政策以及中老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渊源,而这种边境多语和谐具有多语性、复杂性、动态性与适应性等特点,不仅利于兴边睦邻,更能为中老贸易繁荣发展提供语言服务支撑。
在交流互动环节,阿牛木支教授带动全体师生踊跃参与,积极提问,余金枝教授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并示范在研究边疆语言文化时应如何设计表格,做好数据收集和分析。
阿牛木支教授进行总结时指出:余金枝教授依托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田野调查实践,以生动的语言表达、鲜活的交往交流交融案例,结合翔实的数据分析,为在场师生清晰呈现了边境多语生态的独特图景。这一分享不仅有效拓展了师生们在语言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视野,更切实为彝语言文化学院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的思路、带来了重要启发。
图:洛尔子伟 阿有伍只
文:吕静 阿成进支
一审一校:吕静
二审二校:何文海
三审三校:陶际恒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