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学校举办“第八届边疆语言文化论坛”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8日     作者:新闻网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大场景 (3)

  为了促进跨学科、跨机构学术交流,推动边疆语言文化研究深入发展,为保护和传承我国多元语言文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9月27日至28日,由西昌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主办,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等承办的“第八届边疆语言文化论坛”在西昌市开幕。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喀什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百色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院、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海南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州理工学院、山东师范大学、西昌学院、怀化学院、三峡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30余名学者参加论坛。

  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曲木伍各,广西民族大学原党委书记、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卞成林分别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曲木伍各 (2)

  曲木伍各向各位专家拔冗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西昌学院的办学历史、办学定位与办学成效。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举办必将推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研究,助力中国语言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中国语言文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卞成林 (1)

  卞成林指出,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语言治理,边疆语言文化作为一个主流的语言研究,正逢其时。深入探究边疆语言文化,理解其深层内涵和价值观,有助于促进和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国家的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报告 (1)

报告 (3)

  本次论坛分为主旨报告和分组报告两部分,与会学者围绕“边疆语言文化与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从民族语母语者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民族语言及其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边疆地区语言服务路径与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边疆语言资源保护中的作用、新媒体对边疆地区青少年语言使用的影响等五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论坛期间,举办了“边疆语言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研究”工作坊。

微信图片_20250929173907_1124_779

分会场大场景 (2)

分会场大场景 (3)

分会场大场景 (4)

  9月28日上午举行的闭幕式上,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陆汉军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李素秋教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黄平教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黄新宇教授分别进行了四个分论坛的分组报告。中央民族大学李锦芳教授作本次会议总结,他指出参加本次论坛的来自20个省市的专家代表,借助多学科视角围绕语言作出了众多拓展性研究,丰富了边疆语言文化研究成果。闭幕式上,还举行了“边疆语言文化研究青年优秀论文奖”颁奖和“边疆语言文化论坛”会旗移交仪式。“第九届边疆语言文化论坛”将于明年由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主办。

07e50ca00a2c364ba0e1fcf4445654c

与会人员合影

文:米色你阿木

图:记者团 李秋池 曾文婷 刘甜甜 刘栩妍

一审一校:米色你阿木

二审二校:何文海

三审三校:陶际恒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蜀 ICP 备05008540号 川公网安备 51340102000022号 版权所有(c)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