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上午,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在致知楼环形报告厅举办了“数字治理·智慧政府”西昌学院首届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专题学术讲座。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全国MPA教指委委员、评估认证工作组组长姜晓萍教授,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MPA教指委委员、论文案例工作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萍教授应邀到校主讲专题讲座,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炜教授代表学校出席讲座。讲座由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腾教授主持。

张炜代表学校党政在西昌学院首届公共管理硕士(MPA)专题学术讲座上致辞。她紧扣“治理场景升级、服务需求多元、技术赋能变革”数智治理新挑战、新机遇、新趋势,勉励首届MPA研究生要珍惜难得学习机会,深入思考、积极交流,并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扎根大地做研究”,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学术研究真正服务地方发展。二是“紧跟时代练本领”,提升数据分析、政策设计、应急处置等核心能力,成长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三是“坚守初心使命”,要求公共管理者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心怀‘国之大者’”,用公共情怀和家国信仰的定力直面变化,为全球公共治理和中国公共管理事业作出贡献。

姜晓萍教授以“数智时代的公共管理何以有为?”为题,从数智化治理的理论逻辑到实践案例,围绕数智中国治理之道、数智政府治理之策、数智市场监管之路、数智社会治理之术、数智民生治理之策、数智治理风险防范之策、智慧公共政策之效等问题,系统阐释了数智公共治理应树立成才理念,知行合一、道术并重,发展兴趣、启迪思问,多向互助、点燃火焰,拓展“眼界、境界、世界”学术思维,训练问题意识,提升学习能力,实现自我超越等创新路径与实践方向,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刻且极具启发性,为学生搭建了数智赋能公共治理的认知框架。

孙萍教授围绕“MPA学位论文与实践成果的分类与基本要求”专题,围绕MPA研究生申请学位的政策变化,MPA学位论文、实践成果的结构与评价要素,MAP实践成果撰写指导(写作)应注意的问题,从论文分类到写作要求,从实践成果转化到质量把控,课堂结合写作规范及鲜活案例,生动有趣,理实结合,现场互动、答疑解惑,给师生们带来了精神大餐,为我校MPA未来学术研究提供了清晰的、可落地的“方法论”“路径图”。
两场高水平、高层次的专题学术讲座紧扣时代脉搏、师生急需,既有前沿视野拓展,也有实战培养赋能,内容精彩纷呈、相得益彰,为我校MPA导师团队成长和首届MPA研究生培养拓宽了视野,提供了丰富的应用指南,深得师生们一致好评。

主讲嘉宾与师生们合影留念
西昌学院学科与研究生处负责人、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师、首届MPA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代表参加了专题讲座。
文: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教师 王丽丹
图:记者团 彭蝶 刘衍君
一审一校:杨军
二审二校:汪腾
三审三校:姚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