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生活 > 院系新闻

《阿依的春天》看片会在文化传媒学院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6日     作者:文化传媒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22年5月27日下午,由西昌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凉山州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凉山教育公益纪录片《阿依的春天》看片会在文化传媒学院实训中心圆满举行。

  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有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万敏,制片人翟珉,彝族学者侯远高、阿牛木支,凉山教育基金会会长荣敬龙,凉山州非遗中心主任克惹晓夫,作家刘晓辉、自由撰稿人秋池、封面新闻记者席秦岭等各界人士,文化传媒学院副院长张富翠、银龄教授刘丽文以及我院部分同学们参加了此次看片会。

  纪录片《阿依的春天》由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与凉山州教育基金会联合出品。这是一部耗时3年多时间拍摄的有关大凉山彝族孩子求学寻找人生春天的纪录片,讲述了四个凉山孩子用知识寻找人生春天的奋斗故事,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将凉山真实的故事展现出来,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纪录片观看完毕,现场观众为之感动并发表观后感,为这部充满了希望和力量的纪录片点赞。

       总制片人翟珉发言,她希望借由榜样的力量,让更多的凉山孩子能看到未来更多的可能性。同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去引发更多父母、学生及社会大众对分层教育以及未来出路的深度思考,一起探讨教育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意义,为改变家庭及个人命运带来启迪。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万敏何万敏认为,阿依的春天没有高大上的故事构架,而是以最朴实的视觉,用影视非虚构纪录片手法,简单易懂的道出了凉山孩子们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彝族学者、公益人士侯远高教授发言,他表示这部纪录片具有公益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教育性,给他带来了很多的惊喜,他强调要为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们创造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

  凉山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克惹晓夫认为,该纪录片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奋斗史串联起四个故事,让他触摸到了最真实的情感。整部片子闪耀着人性真善美的光辉。  自由撰稿人秋池表示,他深深地被作品本身,以及作品背后这群默默耕耘的人们所打动。“如果全社会都能有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凉山教育公益中,用心、用爱去温暖大山深处的每一寸土地,那么世代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阿依们,才会迎来更加多姿多彩的春天。”他特别欣赏影片结尾的那句画外音,“山外已经敞开了大门,孩子们走出大山不仅需要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更需要他们去跨越观念的大山……”

  文化传媒学院副院长张富翠说,这部饱含爱心的纪录片,像一缕阳光,又像飞架天边的彩虹,让大山深处的孩子看见了更多的希望。   我院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马龙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想,作为一个彝族学生,对于这部纪录片他有更深的感悟,他表示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了凉山的“春天”。

  

       通过此次看片会,不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凉山的现状和教育对于凉山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也让社会各界对西昌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了解,并搭建了进一步沟通交流的平台。

                                                                                                                                                                               

文/赵宇涵      图/余依阳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西昌学院(南)

联系电话:0834-3951101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whcm@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