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8日 来源: 浏览次数:
2021年9月16日,省重实验室王安虎教授主持的“苦荞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在盐源县白乌镇长麻村顺利通过省、州农业技术专家的验收。
“苦荞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是针对当前高寒山区劳动力数量减少,土地撂荒严重,苦荞生产技术原始和种植成本高等关键问题,在认真对比分析研究盐源县苦荞的“人工点播+人工覆土+人工收割”的原始栽培技术,“人工点播+旋耕机浅层覆土+后期人工收割的半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并通过反复实践与提炼总结,提出“无人机均匀撒播苦荞种子+旋耕机浅层覆土+机械化收割”的全机械化栽培技术。该栽培技术在地势比较平坦的耕地内,每人每天可完成工作量为130亩,盐源县长麻村展示结果表明,从播种到收获采用全机械化栽培技术,其工作效率是半机械化栽培的118.2倍。
盐源县苦荞轻简栽培技术选用的苦荞品种为当地地方品种,现场实收结果,“人工点播+旋耕机浅层覆土+后期人工收割的半机械化”栽培技术的产量为每亩266.7斤,“无人机匀撒播苦荞种子+旋耕机浅层覆土+机械化收割的全机械化”栽培技术的产量为每亩250.0斤,全机械化栽培比半机械化栽培的产量低5.0%,半机械化栽培田间植株的群体结构优于全机械化栽培。对经济收益方面分析,“无人机匀撒播苦荞种子+旋耕机浅层覆土+机械化收割”全机械化栽培技术,每亩地产生的经济纯收益为392元,“人工点播+旋耕机浅层覆土+后期人工收割”半机械化栽培技术,每亩地产生的经济纯收益为218.4元,前者是后者的1.8倍。此外苦荞麦收割机可一次性完成对苦荞秸杆的切割、输送、脱粒、清选和秸秆粉碎还田或回收再利用等多项作业。苦荞麦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有利于后茬作物的良好生长和提高作物产量,为苦荞麦产区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秸杆粉碎回收后可作为优质青贮饲料,作为冬季牛羊的饲草。
验收现场专家们提出建议:围绕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栽培方式的快速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无人机均匀撒播种子+旋耕机浅层覆土+机械化收割”的苦荞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在全州苦荞种植区平坦生态区和缓坡生态区的应用,加快构建苦荞麦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活动现场图片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