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
              

高原及亚热带作物重点实验室简介


来源: 时间:2017年06月26日 点击率:  字体:增大 减小打印 】【 关闭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西昌学院高原及亚热带作物实验室始建于1995年11月,原为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作物研究实验室,是以西昌学院农学及园艺两大特色优势学科为载体的科研平台,是学院组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技术攻关、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基地。2004年9月建设成为院级重点实验室。2006年12月12日批准立项建设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高原及亚热带作物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从本地区生态、民族社会经济特点出发,利用区域丰富的特色作物资源优势,重点开展了豆类、荞麦、马铃薯、烤烟、高寒粳稻、山地玉米、洋葱、南亚热带蔬菜水果、野生植物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形成了自身的科研优势,取得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作用,为攀西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目前攀西地区该领域科研实力强,基础设施好的实验室。

  二、实验室概述及人员组成

  西昌学院高原及亚热带作物实验室下设九个专业实验室,分别是分子生物实验室,作物品质分析实验室,作物生理实验室,作物形态解剖实验室,作物环境分析实验室,作物人工气候实验室,作物组织培养室,作物种质资源库,作物考种室。实验室面积2000㎡,仪器设备总价值近400万元。

  高原及亚热带作物重点实验室共有专兼职科研人员18人,其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及在读博士9人,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人员占83.3%;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1人,凉山州学术带头人1人,凉山州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1人。

  三、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向

  根据攀西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围绕作物遗传及种植制度改良这一总体目标,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延伸,瞄准学科前沿,将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分别从作物的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作物的遗传行为,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和新品种。

  (二)主要研究内容

  1、作物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

  (1)作物种质收集、保存、鉴定与数据库建设

  (2)作物遗传规律和种质创新研究

  (3)作物特有功效成份作用机理及其产业化前期研究

  (4)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5)作物新品种选育

  2、作物生理和栽培技术

  (1)作物生物学特性和生理基础研究

  (2)作物栽培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

  (3)作物病虫综合防治

  (4)作物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3、作物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1)作物营养和土壤肥料学研究

  (2)作物适生环境及可持续种植模式研究

  4、作物逆境分子机制研究

  (1)作物干旱胁迫反应分子机制研究

  (2)作物低温胁迫分子机制研究

  (3)作物病害胁迫分子机制研究

  四、研究成果

  近年来承担省、州重大及重点科技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及科普著作26部,发表论文261余篇,选育出蚕豆、荞麦、洋葱和大麦新品种共9个,培育作物新品种(系)30余个,获得专利7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获得凉山州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3亿多元。为民族地区农民增产增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五、对外交流与合作

  实验室制定了较完善的实验室建设、管理、实验教学、成果管理、奖励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实行“开放、流动、联合和竞争”的开放运行机制。设立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向院内外作物学领域里的同行开放。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与日本、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科研人员长期开展合作与交流。国内相关科研单位专家、同行多次到重点实验室进行工作指导和合作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蜀ICP备05008540号 川公网安备51340102000022号 版权所有(c)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