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彝区 深耕凉山 电商扶贫--西昌学院大凉山电商教师团队
有这样一群人,扎根彝区,为民族地区培养急需的电商人才;
有这样一个团队,深耕凉山,架起沟通山里山外的电商平台;
有这样一位带头人,智力支边,投身于民族高教与扶贫事业。
他们就是四川省2020年最美教师团队——“西昌学院大凉山电商教师团队”。
团队获奖证书
团队获奖奖牌
团队简介
“西昌学院大凉山电商教师团队”是由西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科研团队组成,是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专业团队。团队始建于2003年,15位成员中,有10名党员。团队负责人贺盛瑜教授,是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任西昌学院院长,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电子商务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多年来,团队牢记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根深度贫困的大凉山彝区,充分发挥专业智库优势,聚焦农村电商特别是电商物流扶贫领域,承担系列重大项目研究,开展电商扶贫工作取得实质效果,切实有效助力彝区脱贫奔康,是一支品德好、水平高、有感情、扶真贫、真扶贫的“最美教师团队”。
团队合影
政治过硬,牢记初心,团队铸魂品德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团队,政治为先。“大凉山最美电商教师团队”自组建以来就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持续加强和铸牢团队的政治素养。团队15位成员中,有10名党员同志,团队负责人贺盛瑜教授是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团队党员占比达75%。通过教研活动、课程思政研讨和主题教育等形式,促进团队政治素养不断提升,切实做到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团队成员牢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立好政治标杆。
团队政治学习
本领高强,专业过硬,教学科研水平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要求。团队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7名,教学科研水平高,是典型的“本领高强”型团队。团队负责人贺盛瑜教授有着37年的从教历程,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首届教学名师,她主持的教改项目《借鉴工程教育理念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创新教育体系》等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提出了西部地方高校电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产品冷链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研究》、《深度贫困地区物流与经济耦合协调演变研究——以凉山彝区为例》等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获省哲社优秀成果奖6项。2019年,贺盛瑜教授带领西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获国家一流专业立项建设,四川省高等院校仅两所学校电商专业获准立项。
贺盛瑜教授为学生现场讲授凉山精准扶贫与产业发展
团队牢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坚守民族高教初心,铸牢教书育人之魂,勇担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重担,竭尽全力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人才。
扎根彝区,服务凉山,电商扶贫助振兴。
在脱贫攻坚中,贺盛瑜教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聚焦电商物流扶贫,带领团队制定了20多个县农村电商和物流配送方案,打造了渠县、乡城、安岳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样本,获中央财政4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受益2680余万人,是实施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重要参考。贺盛瑜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了30多项电商物流课题的调研课题,提出了70多项建议和议案。其中“关于加快四川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纳入2017年省委、省政府领衔办理的七件重点办理的建议和议案(时任朱鹤新副省长领衔办理),被列为2017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之一(省人民政府为这项民生工程拨款1.6亿元)。
牵头制订《四川省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四川省电子商务企业分类、分级标准》《现代物流企业认定与分级》等,制定20多个市县电商规划与物流配送方案,其成果有80%被政府相关部门采纳,形成了指导四川省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行动规划及地方标准,助推四川电子商务产业跃居中西部地区“第一”。
贺盛瑜教授在安哈镇指导农村电商
任西昌学院院长以来,她充分激活学校人才、科技、教育动能,将学校建成服务凉山脱贫奔康的行动基地。带领学校为凉山特色粮食作物和果蔬产品马铃薯、洋葱、荞麦等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咨询服务。在她的领导下,2018年学校的“马铃薯原种超高产扩繁试验”破西南地区亩产纪录,为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学校被授予“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凉山州科技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开展“彝区顶岗支教”“一村一幼”志愿者支教等助推教育扶贫。“一村一幼”志愿支教被教育部“高校定点扶贫典型案例集”收录。在深度贫困县建立产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展科技服务、科普宣传,助农增收致富。
贺盛瑜教授指导昭觉土豆电商推广活动
开展文化服务和彝区乡村美化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和乡村文明建设,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构建“三层次六结合”禁毒防艾教育模式,每年组织 2000 余名志愿者深入凉山 17 个县市开展宣传教育。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预防艾滋病教育试点高校”和“四川民族地区禁毒防艾基地”。2018年,彭丽媛大使到校为学校“青春红丝带志愿团”授旗,充分肯定了学校在“禁毒防艾”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学校获“凉山州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为凉山脱贫奔康和永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科技和产业支撑。
牵挂总在心间,脚步从未停歇。2020年4月,她又一次到凉山州美姑县古莫乡八嘎社区看望了自己结对帮扶的贫困户马卡以子一家。在沙溪洛村吉付为石和马卡以子夫妇易地搬迁政府安置点的新家里,看着这个有着两儿两女的家庭小日子越来越好,贺盛瑜教授开心地抱起了吉付为石的小女儿吉付曲林和他们一家人合影。
贺盛瑜教授与帮扶贫困户一家在新家合影
和吉付为石一家一样,美姑县不少贫苦户2019年迁居安置点新家后,日子越来越好,而贺盛瑜教授扶贫的脚步却不曾停歇:到沙溪洛村开展产业扶贫,看望“一村一幼”的孩子们;到布拖县采哈乡延务村教育扶贫……也许是上天的考验,在贺盛瑜教授用脚步丈量大凉山的每一寸土地过程中,泥石流、暴雨、大雪、暴晒、湿寒、干冷等危险和极端天气一直伴随。
发挥优势,投身抗疫,提升电商物流能力
一是疫情面前敢担当。面对严峻疫情,第一时间响应,2020年1月26日西昌学院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贺盛瑜担任组长,把坚决落实疫情防控各项部署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投入到防控一线,努力筑起校园安全防护屏障。二是靠前指挥细部署。细化“七案七制三流程”等制度,做到“党旗飘扬战疫、防控宣传培训、师生健康监管、防控物资管理、后勤服务保障、线上教学开展”六到位。三是全面督查重落实。先后组织召开视频会、现场会、协调会、培训会30余次,精准掌握情况、抓住防疫物资、线上教学等关键环节,全覆盖校区督查、指导安排,看望师生稳定情绪凝聚人心,资助233名湖北籍学生,共计13.42万元。四是防疫扶贫两手抓。重视对口扶贫村防疫帮扶,带来专家、项目、良种、农资到村寨,指导群众春耕春种,力争减轻疫情影响。五是防控有效见实效。遍布21个省市2万余名师生全部健康安全,2348门课程实现网络教学,重点建设项目有序复工,其他工作稳定推进,开学准备全面落实。六是积极参与全国政协平台“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等发表意见6次,撰写“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商物流在重大疫情期间服务能力的建议”。
团队负责人贺盛瑜教授作为电子商务和物流领域的专家,历年两会上她曾多次提出与之相关的提案。2020年,她把目光投向了疫情下的电商物流服务。贺盛瑜表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中,电商物流企业保持正常运行,快递小哥冲锋在前,确保了配送保供有序进行。但这次疫情也暴露了电商物流的效率减缓,产业需求骤减,运营成本增加以及农产品滞销等情况,反映出电商物流在保障城市物资供应及服务群众日常生活等方面,仍然面临着重大应急状况下电商物流保障方面的诸多问题。”
贺盛瑜教授参加2020年“两会”留影
贺盛瑜认为,应进一步提升电商物流在重大疫情期间服务能力,发挥其在物资运转中的保障作用。“首先是要普及智能配送应用。”贺盛瑜表示,疫情期间储物柜式的无接触配送有效避免了物流环节的疫情的传播,也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智能配送的重要性。各地可以通过无人配送、搭建快递储物柜等方式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派件问题,这样不仅避免了人与人近距离接触,而且还可以缓解配送人员缺乏、物流效率低下等问题。
通过对疫情期间快递行业的观察,贺盛瑜认为,国内快递物流企业众多且分散,这不仅加剧了竞争,疫期暴露的众多问题也必将加速行业洗牌。因此,她建议将邮政监管机构设立到县级,以更好地监管快递物流行业,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同时,应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形成快递联盟或区域性协同体,共享快递资源,进行末端整合增效,建设区域战略电商物流中心,以应对重大疫情等不可抗力风险。
疫情期间生鲜农产品的网上订单激增,平台承载力经受了重要考验,多家平台都出现临近配送时间被告知货源售罄的问题。对此,贺盛瑜认为,生鲜平台后期会将疫情期间累积的客户稳定下来,冷链供应链与配送问题就将成为关键环节。她建议,快递企业要主动与生鲜电商平台和原产地对接需求,规范化运作,助力农户、满足客户、稳定用户。
快递企业在疫情期间的成本也明显增加,贺盛瑜建议国家层面出台可持续性的扶持或补贴政策,主要用于快物流企业税收减免、冷链物流、快递从业人员生活健康补助、重点疫区快递物流保供运转、贫困(民族)地区网点建设的专项补贴。
最美教师,荣耀四川。越是偏远,越要勇敢!
回首过去,获评为2020年最美团队,既是对”西昌学院大凉山电商教师团队”的肯定与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未来,团队将牢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坚守民族高教初心,铸牢教书育人之魂,勇担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重担,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人才。